相信有不少刚刚接触到葡萄酒的朋友们会去过品酒会这一类的场合,在这样的场合中,你可能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在品完酒后会将口中的葡萄酒吐出来,绝大多数人会对此表示疑惑不解,品酒时为什么要将酒吐出来?这样不是很粗鲁很浪费吗?其实呢,这是一种在品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吐酒。
1、什么是吐酒? 吐酒,此吐非彼吐——并不是教你在喝了大量酒后如何把酒抠吐出来,而是说在换下一款酒之前,将上一款酒吐出清口。在品酒会,学习葡萄酒,品酒比赛或考试时,品酒者都会把酒吐掉;这是非常正常而且专业的行为,专业的主办方也会为此准备吐酒用的小桶——“吐酒桶”。不过,品酒者有吐酒的,也有咽下去的。将酒吐出去的确是很浪费的行为,但却是有必要的。
2、为什么要吐酒? 或许有人疑问:不把酒喝下去,如何感知它的余味如何呢?实际上,一款酒在进入口中后,就已经呈现了她绝大多数的风味特征。不用“吞咽下肚”,也能感受到美酒的精妙之处。而吐掉之后,你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这款酒的回味。对这款酒的感受,吐掉和咽下去没有太大差别。 在品酒会上,有好酒也有劣酒,如果在品酒时,你把每一款酒都咽下的话,在遇到心仪的好酒前,其中的一些劣酒就会令你失去意识,甚至走起路来开始摇摇晃晃,这时你就必须停下,因为喝酒会令你丧失判断力,你会感觉有些酒的味道和你清醒时品到的味道不一样。 偶尔在参加大型品鉴活动时,会遇到因为“舍不得吐”而把酒都咽下去的朋友,他们的结果往往都是不胜酒力,草草领略几款佳酿后就不能再战了。品酒会上的酒多种多样,在尝到最令你感到惊喜的酒之前,你最好还是把酒吐了,这样才能不辜负好酒,尽情享受“你的最爱”。 “品酒师”这个行业里有些耳熟能详的大师,比如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等人,他们名字的缩写和他们写下的分数会成为无数消费者买酒的直接参照。因此,对他们来说,超过一万款葡萄酒的年品鉴量是他们的基本工作,一天中品尝百余款酒更是家常便饭。自然,他们为这些葡萄酒打分时,必须头脑清醒,味觉敏锐,还要努力让自己远离酒精肝或是胃病的威胁。所以,和所有从事着相同或类似工作的人一样,这些大师也会做同样的一件事,把含在口中的酒吐掉,而不是咽下去。
3、吐酒的艺术 酒应该怎么吐,不应该哇的一口出来就行了吗?当然可以,但是恐怕姿态就不那么优雅了,而且有可能会将酒液溅的到处都是。学习吐酒的技术前,需要学着如何在公众场合吐酒不感到尴尬,尤其是我们从小都被教育不要在公众场合吐东西。品酒师中间有一句座右铭,即:“Spit with Pride”,意思是“我吐酒,我骄傲”。 吐酒首先要确认吐酒槽放置的位置;然后小呷一口,用舌头搅动酒液,使其充分接触你的味蕾,用心体会其中的滋味;最后把口中已起泡的微温的酒液吐入吐酒槽中。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告诉我们,吐酒时应该收紧双唇,有控制性的发力,让葡萄酒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然后吐进吐酒桶中。
4、这些场合不需要吐酒 当然,葡萄酒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供人们把酒言欢的。品鉴会或者品酒专家毕竟不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私下与朋友一起饮酒,就没必要吐了,毕竟三五好友共饮一两瓶葡萄酒既在健康标准范围内,又能达到微醺,陶冶心情的效果。这时候遇到好酒,就可以尽情下咽。当然,千万适量,否则,喝多到吐的程度,那就是花钱伤胃了。
由此可见,吐酒绝对是品酒会中必不可少也是普遍常见的情况了,如此品酒,才能品出各种不同的葡萄酒中独特的风味,也不至于在品完酒后便会烂醉如泥。若是为了寻求一番惬意,一醉方休也可以不必吐酒,但也要注意千万适量饮酒,切忌过量饮用伤身。经过这样一番介绍,你明白吐酒的意义了吗?